一、校企合作共建三级育训平台
校企合作,依照“校企共融、机制共构、资源共享、基地共建、师生共育”的原则,对接需求定制开发层次分明工匠工坊、学习工厂、协同创新中心三级育训平台。通过三级迭代递进的平台,将产业链岗位群的核心单元、关键技术进行拆解、组合、升级,形成N个项目池,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人才技能的不同需求,项目池不断吸纳企业生产项目,实时调配、升级更新,形成“3+N”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复合能力。
“3+N”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校企共建工匠工坊,培养专项技术能力:依托富士康苹果手机产线等,共建多轴高速高精加工等工匠工坊;工坊下设治具设计与工艺、多轴数控设备维护等N个项目池,以手机框架等为生产载体,开展生产性实训。校企共建学习工厂,培养产线综合调试能力:共建“校中厂”格力智能制造学习工厂、“厂中校”海尔学习工厂。学习工厂下设产线调试等N个项目池,以气缸自动化产线等为载体,实施生产性实训。多方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培养技术创新能力:政、校、行、企、院(所)多方协同,带领优秀学生开展横向技术服务,解决企业转型升级技术难题,提升学生技术创新能力。
二、重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
采用大数据调研分析、企业专家研讨会等方法,依据项目池梳理出自动化产线类、数控加工类等智能制造岗位群、165个岗位核心能力、160门课程、24650个课程能力交叉点。按照理论融入实践、需求融入教学、生产融入实习的思路,校企共建五轴叶轮加工等20个工坊模块、视觉分拣产线设计等10个学习工厂模块、手机框架夹具优化设计等16个协同中心模块,形成“基础共用、专业共享、拓展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机电一体化类岗位群能力模型(支撑度:HML)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
大一学习基础共用模块,培养人文素质和专业基础能力;大二依托工坊平台学习专业共享模块,培养职业素养和岗位专项能力;大三利用学习工厂,实习拓展互选模块,培养岗位综合能力,满足智能制造关键岗位需求,实施模块化教学;15%的优秀学生以“校企共培生”的身份进入协同创新中心,参与技术服务项目,培养技术创新能力。
深化“基于行动体系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提出基于项目池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法,为合作企业提供人才定制服务。针对不同企业应用场景,依托三级育训平台,双导师多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专项技术能力、综合调试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构建项目情境育人新模式,实现一企一案精准人才培养。
三、创新“6S”教学模式
在模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理虚实教学资源,采用真实设备和仿真软件两种训练途径,做学结合,使学生更好地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个人素养,实现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创新了“6S”教学模式,即“识-释-试-示-实-是”。识:学生初识,通过平台发布的任务及资源,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具体工作任务和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释:教师释疑,根据平台反馈得出的学情,针对性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试:学生尝试,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结合教师释疑解决的问题初步在设备上进行试操作;示:教师示范,根据学生操作出现的问题,正确示范任务实施操作;实:学生实操,纠正试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实操;是:师生求是,教师总结课程任务实施需注意的问题,学生内化吸收。六步法的实施,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6S”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