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2-05-08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面向长三角、特别是无锡地区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立足于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服务于制造业企业“两化融合”转型升级,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2019年8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团队获批国家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立项。团队建设遵循“政府引导、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指导思想,不断提升团队建设水平,深化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资源建设、专业与实训标准制定、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培训、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方面成效凸显。

一、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团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团队建设目标、任务和举措的整体规划和实施保障,形成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团队带头人与物联网学院院长具体负责、团队骨干教师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团队着力于师资队伍师德建设规范、能力提升路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团队建设机制创新。学校支持团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搭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建设、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技术服务和研发、国际交流等一系列项目载体,为专兼结合教师团队的形成提供保障。团队自身通过建立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微制度,强化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优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领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强化团队教师的系统化培养与培训,形成团队带头人、骨干教师、协作教师培养新方法。

团队立项建设以来,骨干成员晋升教授2人、副教授4人,培养X证书金牌培训专家2人、银牌1人、讲师3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3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6人、江苏省科技副总6人、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学分银行专家1人。

 图片111.png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创新团队团建活动剪影

二、聚焦立德树人,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创新“专思一体化”课程设计

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构建“课程思政元素库”+“职业岗位能力库”为抓手,反向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正向设计课程思政体系。抓住课程这个核心要义,着力解决岗位能力对接模块课程、专业思政对接课程思政元素,“双库驱动”建设新时代职业教育“专思一体化”课程体系,系统化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二)对接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服务物联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快速响应产业发展需求、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快响应·多通道”模式改革,化解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矛盾。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创新团队以协同创新理论为指导,以政行企校共建的技术研发与教育教学集成创新平台为依托,联合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共同研制了随动产业发展的物联网“工—员—师·五类12级”职业图谱,明析了产业领域的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精准确立人才培养规格并持续优化。以职业图谱的迭代更新为依据,动态跟踪岗位变化,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持续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兼顾产业发展、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及多元发展需求,基于学分制框架构建了物联网专业“主体课程模块+证书模块+拓展模块”的柔性课程体系。通过课证融通、学分互换,提供学生专业方向选学、证书选考和兴趣发展选修的多通道。

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尤其是团队立项建设以来进一步深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跻身“双高计划”(A校)建设重点专业,在2020、2021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院校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均位列全国第一。团队核心成员主持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2项,校企合作主编省级以上教材12部(其中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6部,书证融通X证书一体化培训教材2部)。培养了全国技术能手钟兴宇、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丁强,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渠超颖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在无锡千余家物联网企业发挥着骨干作用。本专业学生获授权专利97项,省级以上学科技能大赛获奖37项。

(三)探索书证融通改革,构建1+X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突破口,以成果导向为指导思想,校企协同,组建模块化课程群组,开展基于模块化课程群组与X证书群课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的改革与研究,着力于模块化课程群组与X证书对接的原则与方法的研究,实现课证融通、学分互换,形成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课证融通建设方案。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多维、立体”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模块化课程平台教法改革。基于“云、管、端”架构构建协作课程群,三者之间相互支撑、有机衔接。以“互联网+”、“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教法改革。借助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与实践。

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团队负责人领衔撰写出版《1+X书证融通与学分银行建设研究》专著1部,主持申获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三、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

与北京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大陆产业学院,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改革,创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校企互兼互聘,专业教师参加企业技术研发与资源开发工作,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入专业教学团队,校企联合申报教科研课题,通过管理制度创新、体系优化,实现资源集成、管理集约,依托产业学院及时吸收行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进行工作知识开发,开发活页式新形态教材和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成果导向专业教学改革。通过传感网应用开发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工作,在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课程新标准开发、教材开发、学习成果积累与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与企业合作交流,设计X证书培训师资能力训练方案,形成高效、积极的培训分工协作机制,混编组建X证书培训团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图片112.png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创新团队集中培训学习

四、注重研教结合,促进教学资源同步技术发展

在现有政行企校共建平台上,依托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所,“以所建队”打造教师团队,开展无线传感网、信息融合、系统集成等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培养教师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团队教师的双师素质和能力。基于教师承担的技术服务项目,按照“技术分类、功能细分、应用分析、技术关联”路线建成“技术案例库”,以技术项目为基础,形成了“系统简化、知识提炼、任务设计、资源制作”的资源转化方法,建设“教学项目库”。通过研教结合,持续更新教学资源,保障了多情境教学、项目化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的有效实施,提升了教师资源转化和教法改革能力。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探索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带动团队教师基于信息化变革教学方法和育人方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两年来,团队申获江苏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智能车间5G应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主持或主要参加《GB/T 36531生产现场可视化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37393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等多项国家技术标准研制,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年技术服务额达1300万元,最大单体项目合同额达1210万元。团队教师申获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3篇、申获专利109项(发明专利26项)。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建设课程6门,校级在线开放建设课程1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