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345”师能提升机制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职业教育教师先进典型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案例

发布时间:2022-05-08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如何评价、如何监测是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监测、评价不是目的,教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才是根本,以教师能力提升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的促进。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教师能力提升为导向探索改进教学质量评测体系和方法,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用实“三维度”,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库

根据理论课、理实一体课、实践课分别从思想素质(权重15%)、教学实施(权重35%)、教学能力(权重30%)、教学效果(权重20%)四个方面构建学生、督导、同行三维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学生维度

学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感受者和体验者,作为教学的主体和对象,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发言权,每学期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会、教学问题反馈、期末教学测评等方式掌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权重30%。

(二)督导维度

学院建立专、兼职教学督导员队伍,每学年对任课教师开展100%全覆盖的听课测评,权重40%。

(三)同行维度

教研室、二级教学单位每学年对任课教师开展教研室内、教学单位内教师互听互评的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权重30%。

二、建立“四梯队”,对教师进行精准“画像”

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库数据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精准“画像”。根据“画像”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分类,建立四梯队教师队伍:合格型教师(测评分数70分以下)、成长型教师(测评分数70分-80分)、骨干型教师(测评分数80分-90分)、标兵型教师(测评分数90分以上)。

在2020年上半年的教学测评中,督导听课测评次数464人次,测评教师191人,占全部授课教师总数的67.73%;同行听课测评846人次,人均听课测评3次;学生期末评教参与比例达97.5%,得到评教数据6985条,对全部282名任课教师进行了测评。在2020年下半年的教学测评中,督导听课测评次数542人次,实现了全年听课100%全覆盖;同行听课测评1002人次,人均听课测评2.98次;学生期末评教参与比例达98%,得到评教数据7252条,对2020年下半年全部336名任课教师进行了测评。

对数据库中相关数据进行精准“画像”,得到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数据分类图(见图1)。

图片64.png

图1 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数据分类图

从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分类图可知:合格型教师(测评分数70分以下)占9.09%、成长型教师(测评分数70分-80分)占31.17%、骨干型教师(测评分数80分-90分)占25.97%、标兵型教师(测评分数90分以上)占10.39%。

三、实施“五精准”,助力教师能力精准提升

根据不同梯队教师的目标、规划不同,实施精准帮扶、精准指导、精准培养、精准培育和精准培训,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精准提升。

1.对测评分数在70分以下的合格型教师(D梯队)进行精准帮扶,一是督导不少于3次的跟踪听课、同行听课,面对面精准指导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能力;二是有经验教师担任导师对其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把控等精准帮扶;三是精准培训,人事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组织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与实施、课堂基本规范与把控等基本教学指导和能力提升的精准培训,针对师德修养、教学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等个性问题给予谈心谈话。

2.对测评分数在70分-80分之间的成长型教师(C梯队),已经完成从合格型教师到成长型教师的转变,此类教师对标骨干型教师,因此,对其进行精准指导,一是进行骨干型教师听课、督导不少于2次的跟踪听课;二是骨干型教师指导课堂教学、与骨干型教师交流教学方法、手段、观摩学习骨干型教师课堂;三是精准培训,人事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组织校内教师成长与能力提升培训;提供参加省内校外组织的教师教学培训机会。

3.对测评分数在80分-90分之间的骨干型教师(B梯队),已经完成从成长型教师到骨干型教师的转变,其目标是成为标兵型教师,因此对其进行精准培养,一是督导随机听课;二是标兵型教师指导课堂教学、与标兵型教师交流教学方法、手段、观摩学习标兵型教师课堂、教研室摩课;三是精准培训,人事处、教务处组织的校内骨干型教师培训、参加校外骨干教师培训;学校提供参加校内外骨干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

4.对测评分数在90分以上的标兵型教师(A梯队),已经完成从骨干型教师到标兵型教师的转变,其目标是成为“名师”,打造“金课”,因此对其进行精准培育,一是名师指导课堂教学、与名师交流、开展公开示范课、观摩课;二是精准培训,人事处、教务处组织的名师培训、参加校外教学名师培训;提供参加省级、国家级教学比赛的支持力度。

5.学校始终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将精准培训贯穿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始终。2020年,人事处、教务处根据教师类型,对不同梯队教师开展了精准培训。教务处牵头对全校2020年新进37位教师组织教师基本课堂教学能力培训;人事处组织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中青年骨干教师等69人赴国内外参加进修培训,其中13人赴德国、英国、加拿大参加进修培训,56人赴上海同济大学参加进修培训;教务处先后两次组织1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有效课堂认证培训;选派5名骨干教师参加物流管理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宣贯及师资能力提升研修班;选派2名骨干教师参加物流管理1+X 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宣贯及师资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组织30名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学习会。相关培训切实提升了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加快推进了我校优质课堂、高效课堂的建设,深化了“三教”改革。

四、实现"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见成效

通过用实学生、督导、同行三维度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督导、同行三维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数据库,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精准“画像”,建立四梯队教师队伍,对不同梯队教师实施精准帮扶、精准指导、精准培养、精准培育、精准培训,实现教师职业能力与课堂教学质量“双提升”。

(一)教师职业能力显著提升,教师技能竞赛成绩喜人

2020年,学校教师荣获省级、国家级竞赛奖项9项,其中国赛一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7项,分别为全国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一等奖1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比赛一等奖4项,湖南省教师信息素养大赛一等奖2项,湖南省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一等奖1项。大赛成绩的取得,既是参赛教师刻苦努力、出色发挥的结果,也是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见证。

(二)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师成长明显

对数据库中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相关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精准画像梯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和教师个人的成长轨迹,实现“成长与监控”的双重功能。D梯队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分数平均提升了25%(见图2);C梯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分数提升了20%(见图3);B梯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分数平均提升了12.2%(见图4);A梯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分数平均提升了5.5%(见图5);各类教师的课堂测评分数综合提升了12.18%。

 图片65.png

图2  合格型教师(D梯队)课堂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

图片66.png 

图3 成长型教师(C梯队)课堂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

图片67.png 

图4 骨干型教师(B梯队)课堂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

 图片68.png

图5 标兵型教师(A梯队)课堂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