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案例——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2-05-08

自遴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以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团队认真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以国家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为抓手,以第二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建筑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项目为契机,三者互促共进,打造了一支服务京津冀及雄安新区发展需要、德技兼备、育训皆能的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

一、内化“雄安质量”,打造结构化“教学+工程+科研”教学创新团队

团队实施“党建引领、多轮驱动”建设特色,通过内化“雄安质量”,形成具有石职特色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标准,遴选为中国特色高水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立项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一)对接内化“雄安质量”,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聚焦服务雄安新区和京津冀建筑产业,主动对接“雄安质量”,制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等文件,建立严谨科学的管理机制(图1-1),保证团队建设和健康发展。

图片25.png

图1-1 创新团队管理机制示意图

 综合“团队构建、教学创新、科研创新、产教融合”四大维度,制定“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三高”建设标准(图1-2)。

图片26.png

图1-2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团队建设标准

(二)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双岗互聘,提升团队社会服务能力

校企共建双师培育基地,实现双向流动双岗互聘,创新“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互聘”培养模式,培养省级科技特派员7人,市级科技特派员6人,为新区建设完成典型项目20余项、提供技术培训1500余人次(图1-3)

图片27.png

图1-3 参与雄安项目的校企教学团队到雄安调研  

(三)教师分层次培养,提升教师团队综合素质

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参培500余人次。培养市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各4人,聘请近30位行业能工巧匠、技能大师参与人才培养。立项教育部子课题“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及功能”;承担省“建筑信息模型制作与应用”培训项目,“1+X专项 ——建筑工程识图”国培,学员达百余人。

(四)团队建设势头好,奖项及科研成果丰硕

团队实施党建引领下的党建教学融合发展,拥有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河北省师德标兵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2人、市级“双师型”教师8人,建设成果丰硕(见表1-1~1-3)

表1-1 教育教学成果

图片28.png

表1-2 科研成果

图片29.png

表1-3 党建成果

图片30.png

二、校际、校企协作共同体建设

共同体在师资互聘、教学实训、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展开深度合作,基于“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协同共建”为导向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目标,促进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一)共建结构化、平台化、体系化的校际共同体师资及课程体系

通过设计体系化平台的教学模式,建成了符合“三链融合”规律的“底层共享、中层融合、上层互选”的课程架构体系。

图片31.png

图2-1师资与课程体系示意图

图片32.png

图2-2“三链融合”的产教体系示意图

(二)共建共享产学研用、育训赛证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

联合龙头企业,以“1+X”证书为抓手,共建共享育训赛证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双证书”就业。

图片33.png

图2-3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

(三)共建科研创新、教学实践、双创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联合组建“政、行、企、校”高水平技术技能研发团队,打造以“一馆、两院、四中心”为核心的智慧建筑集成技术产业学院,勠力践行文化传承、技术创新、教学实践、双创孵化等,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图片34.png

图2-4   智慧建筑产业学院架构示意图

(四)建设“助力产业、服务区域”的校企协作命运共同体

共建以“一个整体、三个共赢、五个共生”为合作理念的共同体,打造融“科研、创新、服务”的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及“教学+工程+科研”教学创新团队,将成果转化为服务雄安新区和京津冀产业发展。(见表2-1)。

表2-1 校企共同体典型成果

图片35.png

图片36.png

图2-5 合作企业对师生综合评价

三、重构符合“雄安质量”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主动对接雄安国家战略,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雄安质量,将雄安建设项目“四新要素”融入教学。经过高端岗位调研,如图3-1,构建集成应用能力模型,如图3-2,按照OBE原理重构自助式课程体系,如图3-3,按照不同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课程的重构整合,绘制课程地图,如图3-4,撰写课程标准,按学期合理分配学分安排课程并实施,如图3-5。

图片37.png

图3-1岗位调研过程

图片38.png

图3-2建筑工程技术集成应用能力模型

图片39.png

图3-3符合“雄安质量”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图片40.png

图3-4专业群课程地图

图片41.png

图3-5专业群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一)对接雄安国家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将学院长期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开放教育的育人实践经验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形成以集成应用为核心,符合“雄安质量”要求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6。

图片42.png

图3-6 符合“雄安质量”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二)自助式课程体系,助推三教改革走向深入

依托产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重构以学分银行为基础的自助式课程体系,如图3-7,实现多种生源按需选课,多种能力组合培养,多种岗位横跨纵拓,多种证书按需考取,将三教改革引向深入。

图片43.png

图3-7符合“雄安质量”的自助式课程体系架构图

(三)校企合作开发教学管理平台,创新专业群教学管理新模式

为更好满足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满足基于“学分银行”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管理,开发专业群教学管理平台,如图3-8。

图片44.png

图3-8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教学管理平台

四、探索校企共同体融合推进的模块化教学新模式

为推进符合“雄安质量”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团队建成适应高端岗位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新模式。

(一)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

以培养典型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不同来源、专兼结合、校企互聘的双师型结构化教学团队。推进校企互聘、优势互补,保障团队整体教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图片45.png

(二)实施“互联网+高职教育”,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依托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实施“互联网+高职教育”,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

图片46.png

图4-2 校企教学科研团队服务于专业群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示范辐射

(一)以国家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向全国同类院校辐射输出

提炼发展成果,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题研修班”上与全国300多所同类院校与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经验分享与座谈交流;通过“双高计划高绩效发展论坛”向全国200多所院校进行成果推广;建立经验共享和模式输出平台,举行京津冀校际共同体主题论坛和主旨培训,向省内外共同体单位实现经验共享和模式输出,并由此辐射全国建筑类专业群。

图片47.png

图5-1 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题研修班经验分享

(二)以校企命运共同体为载体,推动“中国特色”技术标准走向世界

教学团队秉承外向型、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创团队,与领军企业共同开发BIM相关认证标准,支持雄安建设BIM专业人才培养。并与中铁、中建等企业深度联合,通过科研创新、标准编制、项目共建等方式,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与河北丽建丽筑共同研发LZPC装配式体系,并编写《低层预制混凝土模块化结构体系》行业标准1套;开发LZPC装配式智能管理平台并协助企业向韩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推广,加快了我国装配式建筑国际化的步伐。

图片48.png

图5-2科研成果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