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科联合模式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培训
  • 单位名称: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师基地)
  • 学校标识码:
    4143013937
  • 基地类型:
    教师基地
  • 项目名称:
    产教科联合模式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培训
  • 项目主题词:
    职业教育,双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教科联合,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训基地
  • 参与此次项目申报的基地核心成员单位:
    湖南省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协会,湖南省绿色制造产业联合会,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工业大学
  • 项目负责部门:
    科技处
  • 部门负责人
  • 姓名:
    沈言锦
  • 职务:
    处长
  • 手机号:
    18573359971
  • 办公电话:
    0731
  • 项目负责人
  • 姓名:
    周益辉
  • 职务:
    专任教师
  • 手机号:
    15874076242
  • 办公电话:
    0731
  • 培训对象:
  • 对培训对象资质要求:
    在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承担教学任务的在职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公共课教师;校内其他具有教师资格并实际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职教师;其他依法开展职业教育的机构中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
  • 计划培训人数:
    50
  • 最低开班人数:
    30
  • 项目开始时间:
    2024-12-31
  • 项目结束时间:
    2025-12-30
  • 培训天数:
    5
  • 培训学时:
    30
  • 培训地点一: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
  • 详细地址: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 培训地点二: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
  • 详细地址: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培训地点三::
  • 详细地址:
  • 人均总费用(单位:元):
    3350
  • 项目总费用(单位:万元):
    16.75
  • 培训费标准(单位:元/人/天):
    550
  • 师资费总计(万元):
    3
  • 费用测算依据::
    依据国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本次培训按照550元/人/天标准,50人培训5天,培训费137500元;培训师资费副高及以下500元/学时、正高1000元/学时,30学时师资费30000元。培训总体费用167500元。
  • 需求分析:
    科研素养逐渐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开展创新与实践培训对"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至关重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系列培训、成果转化政策解读、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分析与企业实地考察交流,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还可以加强和企业的联系交流,助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培训需求迫
  • 目标定位:
    为加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培养既含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任务,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及精湛职业技能、能够胜任实习指导和传技带徒任务“双师型”教师队伍需求,建成和企业及科技成果转化协会合作,共同建设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 培训师资安排:
    授课老师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学校职能部门、学界、行业、产业等各界专家指导授课。来自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部门的专家重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科技规划等内容培训;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专家开设前沿科学研究、新技术与成果转化案例课程;成果转化机构主要开展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培训。
  • 内容设计:
    基地围绕如何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包括基础理论和交流实践两部分,制订培养培训任务和计划,培训内容贴近职业本科高校科研工作实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政策、典型模式与案例分析,成果转化创新实践、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建设、成果转化政策与成果评价,深入行业企业考察与交流,聚焦教师科研与成果转化能力提升。
  • 特色亮点:
    采取“学校+企业+协会”模式,即学校作为牵头单位和基地主体,吸纳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和协会参与,企业遴选自新能源、汽车、航空、航海产业领域,协会遴选自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转化领域。学校、企业和协会发挥各自优势,紧密合作,分工协作,做优做实科研创新理论培训、成果转化案例分析、企业交流创新实践等培训任务。
  • 预期效果:
    提升教师科研创新、技术转化、教学实践等多维能力,深化“产科教联合”模式,通过专家指导、实地观摩、现场研修、交流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适应能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助力科教持续融汇。
  • 设施设备支持:
    配套提供充足的多媒体报告厅等授课培训场地;提供教师科研与实践基地,包括中车电动新能源商用车培训基地等12个涵盖新能源方向的汽车品牌校内培训基地,20个校外实训基地以及1个汽车全国科普基地,其中校内基地
  • 生活保障:
    学校签约了长期稳定的高品质培训住宿协议酒店,豪华大巴通勤,班主任全程跟班服务。校内培训基地环境宜人,运动文化设施齐全、图书阅读资源丰富,就餐环境宽敞、明亮,饭菜可口、层次多样,深受广大师生和培训学员的
  • 课程安排:
    阶段 模块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形式
    第一阶段政策法规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梳理与解读 3 理论讲解(线下)
    第一阶段政策法规 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体系 3 理论讲解(线下)
    第二阶段公共知识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3 理论讲解 +案例分享(线下)
    第二阶段公共知识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3 理论讲解 +案例分享(线下)
    第三阶段科技前沿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3 理论讲解 +案例分享(线下)
    第三阶段科技前沿 新材料开发与应用 3 理论讲解 +案例分享(线下)
    第四阶段实务技能 需求甄别分析与技术评估评价实务 3 理论讲解 +案例分享(线下)
    第四阶段实务技能 案例研讨与分析 3 理论讲解 +案例分享(线下)
    第五阶段交流研讨 企业现场考察交流 6 案例分享
  • 附件(项目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