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智能航运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班
  • 单位名称:
    大连海事大学(教师基地)
  • 学校标识码:
    4121010151
  • 基地类型:
    教师基地
  • 项目名称:
    航海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智能航运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班
  • 项目主题词:
    岗位实践,教学能力
  • 参与此次项目申报的基地核心成员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 项目负责部门: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高级研修学院
  • 部门负责人
  • 姓名:
    王淑华
  • 职务:
    高研办主任
  • 手机号:
    15909857576
  • 办公电话:
    0411-84729982
  • 项目负责人
  • 姓名:
    吕晓娜
  • 职务:
    科员
  • 手机号:
    13125458822
  • 办公电话:
    0411-84729669
  • 培训对象:
  • 对培训对象资质要求:
    航海类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
  • 计划培训人数:
    50
  • 最低开班人数:
    30
  • 项目开始时间:
    2025-11-15
  • 项目结束时间:
    2025-11-21
  • 培训天数:
    6
  • 培训学时:
    40
  • 培训地点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
  • 详细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
  • 培训地点二:
  • 详细地址:
  • 培训地点三::
  • 详细地址:
  • 人均总费用(单位:元):
    3300
  • 项目总费用(单位:万元):
    16.5
  • 培训费标准(单位:元/人/天):
    550
  • 师资费总计(万元):
    30000
  • 费用测算依据::
    按每人每天550元费用标准*6天*预计参训人数50人
  • 需求分析: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型国家和交通强国等战略部署,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加快了现代信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航运要素的深度融合,随着智能航运的快速发展,职业学校教师绝大多数对此新生事务了解不多,因此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我们有必要开设智能航运相关课程。
  • 目标定位: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智能航运的发展现状,人工智能在航运中的应用及遇到的问题,智能航运的前沿科技,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人工智能的传播教学,早日形成新质生产力。
  • 培训师资安排:
    航海学院从事航海智能研究和教学的教授 无线航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船长 无线航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船长/博士
  • 内容设计:
    计划实际培训5天(约40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践实操或实体场地现场教学16学时。 此次课程安排了航海学院科研一线的教授,他们深耕智能航运多年,一直跟踪人工智能发展,他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智能航运呈现给各位学员,从港口到航道,从船舶到监管平台,通过授课,能给到大家启发,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智能航运中。
  • 特色亮点:
    教授新知识新理念,学习智能航海技术,掌握新设备,了解新前沿, 更新储备库,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
  • 预期效果:
    通过授课,学员能全方位的了解智能航运发展,从港口到航道,从船舶到监管系统,更多的人参与到智能航运中,从而保障航运安全,及海洋生态环境
  • 设施设备支持:
    国家级实验室,2艘教学实习船,及新建智能两用船
  • 生活保障:
    学校有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拥有固定、独立的住宿、餐饮等生活设施,安全、卫生、集中、便利。学校住宿条件良好,学员可入住大连海事大学国家级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公寓
  • 课程安排:
    阶段 模块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形式
    第一阶段智能航运 智能航运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8 讲授+案例+讨论
    第二阶段智能港口 智慧港口与自动化码头 40 理论、实践、研讨、座谈
    第三阶段智能船舶 从有人船舶到无人船舶 8 理论、实践、研讨、座谈
    第四阶段智能航道 数字航道与智慧航道 8 理论、实践、研讨、座谈
    第五阶段智能监管与服务 海事智能监管与服务 8 理论、实践、研讨、座谈
  • 附件(项目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