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人工智能类)
-
基地名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基地/校长基地)
-
基地类型:教师基地
-
项目名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人工智能类)
-
项目方向:教育教学
-
培训对象:专兼职教师
-
计划培训人数:50
-
对参训教师的资质要求:从事高职院校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或“人工智能+”类专业教学、科研、实验或管理的专任教师岗位,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
-
项目起止时间:2024-08-04
-
项目结束时间:2024-08-10
-
学时:56
-
培训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项目费用:4200元/人
-
收费标准(单位:元/人/天):600元/人/天
-
费用测算依据:项目费用:600元/人/天*7天=4200元/人,费用包括师资费、学习资料费、后勤保障费、食宿费用等。(注:往返交通费用自理)
-
特色亮点:强大的培训师资:行业权威与名师领衔,具有丰富国培省培经验的专家、资深工程师和人工智能专业师资。
完善的培训体系:设计“1+2”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1个共性知识与技能基础,2个拓展专业方向),支撑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升级。
实战的培训内容:贯彻“做学合一”理念,以项目案例实现理实一体,增强实操性。 -
需求分析:随着推进新质生产力落地的速度加快,很多行业都通过“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方式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也需要实现人工智能+专业的有机融合,培养一批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综合型“双师”。一方面需要在专业内容中及时反映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带来的技术技能需求变化,另一方面需要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带来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变革。
-
目标定位:培训以全面提升教师人工智能专业技术能力和素养为目标,构建促进教师多样性发展的培训体系。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两条主线并重,通过行业案例和工程应用项目实践丰富与拓展教师人工智能技术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以“五金”建设为导引立足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信息化智能化教学能力。
-
培训师资安排:培训师资精选校内外专家共16人。由全国职教专家、人工智能权威专家、教学名师领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为主体,知名企业工程师协同。团队成员具有多个国培及江苏省师资培训项目经验,“双师”比例80%以上。
-
内容设计:按照“思政引领—学科知识—项目实践—专业教学知识”相融合的路线,培训内容由四个模块组成。思政教育模块: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工匠精神等系列思政元素;人工智能专业内容模块: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专业共性能力和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专业方向内容;人工智能工程项目案例模块:包括36项案例及8个工程实践项目,全覆盖专业体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块:锚定“五金”目标,开展人工智能专业知识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
-
具体培训方案:
-
预期效果:培训采用项目化教学和案例教学,引入产业实际应用案例,以“双师型”项目实践为主线贯穿培训过程,将专业知识技能体系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融会贯通,有助于教师快速掌握并运用到平时的专业教学实践中。
-
设施设备支持:1.设立专门的培训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资源;
2.建立线上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交流空间;
3. 利用专业实验室,充分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 -
生活保障:住宿用餐安排在校内宾馆和教工餐厅,确保干净舒适卫生,起居方便。校内活动场所做好保障,体育设施齐全,方便学员锻炼。为每位学员购置意外险。专人负责生活管理。
-
项目联系人姓名:杨正芹
-
联系人职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办公室主任
-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请登录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