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呼吸系病诊疗技术与社会服务创新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 发布时间:2022-03-07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南京医科大学黄茂教授领衔的“呼吸系病诊疗技术与社会服务创新”教师团队入选。

31_副本.jpg

团队负责人黄茂教授,是南京医科大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黄茂教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中国医师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获评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和“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秉承和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拼搏奋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32_副本.jpg

2021年黄茂教授荣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坚持立德初心 秉承为人师表之心

团队成员担任兼职班主任6人,培养硕士102人、博士58人,指导学生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南京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人;编写PBL、CBL教案。参与的《内科学》《内科学进展》获评校级思政示范课程。

团队负责人黄茂教授致力于临床教学一线38年,先后获得“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全国临床药师带教之星”、南京医科大学“最受欢迎研究生导师”、“校三全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他“言传”与“身教”并举,培养了百余名博士、硕士,分布于全国各地,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

不断攻坚开拓 勇攀学科高峰

黄茂教授领衔的教师团队以解决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为导向,开展重大技术难题攻关,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临床应用。在慢性气道疾病、肺血管疾病、睡眠呼吸疾病等亚专科方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团队开发了慢性气道疾病的无创评估新方法,建立了江苏省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和技术推广应用网络,起草和参编了国内18项诊治指南。

团队革新呼吸介入新技术,在江苏省内率先开展硬质支气管镜、硅酮支架植入、支气管热成形等介入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疑难疾病的诊断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团队规范临床药物研究,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完善了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试验设计规范,建设了高水平的临床药物研究医学信息和数据集存中心。

2012年以来,团队共获省级及以上奖项22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9项(含国家重大科技专项4项),共获科研经费7347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140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16.49;获国家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学科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进修基地及单修基地,在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中被认定为“三级医院优秀单位”。

多次临危受命 践行医者为民之志

黄茂教授曾先后担任“江苏省支援内蒙古非典型肺炎救治工作专家组”组长、“江苏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政府赴委内瑞拉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在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

身披白衣几十年的他,面对重大疫情,始终冲在最前线。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黄茂带领江苏医疗队奋战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救治的134名患者零死亡。

2020年,他作为“江苏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承担了江苏省新冠肺炎病例诊治工作和专业培训工作,建立了科学合理有效的“分层及区域化”管理模式、轻症转重症预警模型,实现了全省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随后,他被国务院委派担任“中国政府赴委内瑞拉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助力完善委内瑞拉防治新冠肺炎的管理措施,被委内瑞拉政府授予“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国家二级勋章。

33_副本.jpg

黄茂教授团队成员与他一样,始终坚定医者初心,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疫情期间,姚欣教授赴湖北省黄石市中医院开展支援,对当地医院强化感控、对病人分级施治;齐栩主任担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医疗组组长,首战武一院,再战金银潭,两人均获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另四人获江苏省卫健委颁发的记功嘉奖。

团队持续开展技术帮扶,发挥区域引领辐射作用。黄茂教授带队建立“江苏省心肺技术联盟”,对省内多家地市级医院进行医疗技术支持。王虹教授多次参加科技援疆、医药援疆,带队援助南疆地区耐多药结核病的规范化诊治。解卫平教授参加江苏省援外医疗队奔赴柬埔寨,开展诊治工作。金宇获援藏表彰。团队长期对口陕西富平县开展医疗支援,并在江苏昆山、盐城等地爆发一系列突发重大事故时第一时间奔赴抢救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