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江西省5个教师团队入选。
列车悬于半空中、挂在轨道上,在城市“穿梭飞行”……这不是什么科幻大片,而是2021年12月14日下线的国内首条磁浮空轨车辆“兴国号”。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空轨技术的国家。这项技术的核心——悬挂式永磁磁浮轨道交通技术“虹轨”,来自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领衔的铜资源高效开发及高值化利用教师团队。2022年2月,该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将铜等金属粉末混合后烧结在碳钢上,制备一种极低摩擦系数的无油平面滑动轴承,制成高速冲裁机、印刷机、升降机等机械设备,成功抢滩德国、美国等海外高端市场;把无氧铜杆拉成直径为0.01毫米的超细丝,广泛应用于高端电子消费品、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医疗器械;一台名为铜丝智能测径小车的设备,因运用激光技术对细如发丝的铜丝进行检测,测量精确度一下提高100倍,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彻底改变了人工测量费时且有误差的状况……这些是在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展示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
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是2018年9月江西理工大学和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平台,是团队创新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生动体现。
一所高校牵手一个产业,团队负责人杨斌告诉记者,团队自2000年创建以来就坚守“心有大我、诚恳报国”的爱国情怀,扎根赣南,面向全国,立足区域铜特色资源发展,共同培育江西万亿元科技铜产业。
据了解,该团队已建成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铜资源高效开发及精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团队所在“材料科学”学科获批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并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同时,团队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空水平连铸装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高端铜及铜合金产品进口替代。
不但如此,团队近年来帮助企业成功组建8个铜加工领域的江西省协同创新体,为企业科技融资1.6亿元;开发重点新产品12项,新技术10余项,全部实现产业化,产生了数百亿元的经济效益。
选修1门跨学科课程、进入1家企业进行工程实训、操作1台分析测试设备、发表1篇SCI/EI论文、申报1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这是团队对每个研究生的要求,旨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一直以来,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苏区红色基因与客家文化,涌现出一大批“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模范教师。团队的25名教师,涵盖老中青不同年龄段,技术互补、梯次分明,形成了强大的教学科研合力,还获评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品支部。
而在教书育人上,团队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例如,将学生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示范岗的作用,建立学生党员骨干激励机制,把党员骨干培养成学业骨干,以精湛的专业技能为地方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借鉴客家围屋理念,建设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高校服务企业;建设企业科技人员服务示范岗,企业反哺教学;建设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