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共有200个团队入选,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工程防灾教师团队榜上有名。团队负责人系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学者、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李爱群教授。
土木工程防灾教师团队
作为土木工程防灾教师团队负责人,李爱群教授初心如磐、立德树人,三十年如一日躬身教研一线精育人才,将“做人、做事、做学问”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一致发展;他心有大爱、行为世范,将“防灾减灾、造福社会”的情怀融入事业全过程;他自立自强、创新进取,倾心土木工程防灾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多项技术创国际领先。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教师笃行致远、砥砺前行,薪火相传谱写着新时代“土木人”奋斗的篇章!
以德为先率先垂范 做好青年学子引路人
作为团队带头人,李爱群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围绕“四有”好老师培养,推进“优教风、严学风、强作风”等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在新时代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秉承“将来世界工学,还以我国为大宗”的使命,将关乎百姓民生的土木工程防灾责任感厚植在师生心中。
2020年初,面对疫情防控重大需求,李爱群带领团队积极深入数十家医院一线,主持制定了既有医院建筑综合性能提升技术指南、新建医院建设标准,提出了突发事件下医院规划建设的主要对策,为22家三甲医院平疫结合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团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精神引领下,2020年研究生陈越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18年教师索智获评北京市师德先锋,2021年土木学院185班荣获北京市“十佳班集体”荣誉称号。
立德树人追求卓越 为党为国精育栋梁
团队围绕土木工程防灾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贯通本硕博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做人、做事、做学问”和“知识、能力、素质”两个协调一致发展,构建了土木工程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教授担任本科学业导师,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的育人制度,倾力培育了大批土木工程防灾人才。主编出版了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其中李爱群主编、三校合编的《混凝土结构》凝聚三代教师的教研心血,累计印刷140万册,再版6次,覆盖150余所高校,连续获评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经典精品教材。
近5年来,团队学生获全国"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奖励30余项,2018年获共青团中央青少年科技创新最高荣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团队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和校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
聚焦需求攻坚克难 推动防灾减灾科技进步
发展高性能土木工程,满足灾害防御需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李爱群带领团队围绕土木工程抗震防灾等关键难题,自立自强、潜心钻研,创新研发了系列关键技术。以抗震为例,2008年汶川地震大量房屋倒塌,没有倒塌的建筑也成了“站立的废墟”,这对李爱群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团队更加坚定研究结构抗震隔震减震技术,志在建成“安心的家园”。在他的带领下,团队首次研制了高性能隔震支座和性能参数可调控的减震阻尼器及其一体化设计方法,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系列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团队共承担国家级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50余项,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性行业标准2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4项。
责任担当知行合一 保驾护航国家重大工程
团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李爱群带领团队申建了国际领先的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并快速发展成为国内外抗震共性技术的重要研究基地。面对2022北京冬奥场馆地震风险评价的应急任务,李爱群带领团队30余名师生,建立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高山滑雪中心等五大场馆的精细模型和灾害场景,提出了性能提升的建议措施,为北京冬奥场馆建设贡献了力量。
此外,团队还参与了四川芦山、云南鲁甸、尼泊尔地震等多次重大灾害救灾行动,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将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会聚英才筑梦未来 谱写团队新时代篇章
团队组建伊始,李爱群即提出“广纳贤才,多学科协同构建土木工程防灾创新型学术团队”的建设目标,并将“爱国奉献、坚毅笃行、诚信朴实、敢为人先”作为团队精神,激励团队师生淡泊名利、协同奋进。近年来,团队先后聘任周福霖院士等4位院士作为技术顾问,引进了挪威工程院贾军波院士、Leira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Panza等,此外还有一批田纳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博士加入。目前,团队已有包括国家杰青等在内的多名行业人才。团队还通过“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与多所国外大学联合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今后,学校将以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为契机,切实推进教师团队建设,支持和引导团队创新科学范式、组织模式和科研方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力开展重大基础性研究、原创性研究、前沿交叉研究,打造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北京市创新高地,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地肩负起服务国家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