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勘查与开发教师团队:二十五年的科研“接力”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卞晔 朱凌菲 发布时间:2022-03-03

1651925567325157.jpg

孙占学(右)主持地浸采铀国际研讨会(摄影:王学刚)

“这是一份特殊的荣誉,既是激励,也是责任。”日前,得知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勘查与开发教师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后,该团队带头人、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孙占学说。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孙占学的身上,折射出了这支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二十五年的奋斗与追求。

采铀科研“接力跑”

作为核工业的“粮食”,铀是国家战略资源。但铀辐射强、开采难度大,易污染地下水。作为中国核工业的第一所高校,东华理工大学从组建起,使命就与采铀紧密相连。铀资源勘查与开发教师团队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

“当时,我们的老校长李学礼教授利用节省下的一点科研经费,建起了这支团队,为的就是更好地服务国家对核能开发的战略需求。”孙占学说起本科时期的老师李学礼建立团队的初心。

1995年,在老师的召唤下,从中国科学院博士毕业的孙占学放弃北京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母校,成为东华理工大学第一位取得博士学位的老师,并于1997年帮助李学礼组建起团队。四年后,他从老师手中接过团队带头人的“接力棒”,开始科研“接力跑”。

2005至2007年,团队承担了学校首个国家核能开发项目,成员在新疆戈壁荒滩住铁皮房和地窝子,克服酷暑严寒和沙尘暴的侵袭,夜以继日地开展试验,成功研发出淡化少试剂地浸采铀新工艺,盘活了曾被视为“呆矿”的大量宝贵铀资源。近年来,该团队研发铀矿生物溶浸采铀新技术,建立全球首个浸铀菌种库。

然而这样的团队,是淡泊名利的。“这个研究领域,由于保密原因,很难发论文。”团队成员周仲魁的一句话,道出了不易。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初心,他们从未动摇。

在孙占学的带领下,团队聚焦铀矿勘查与绿色开采,坚定“做就要做出个样儿来”的信念,坚持在野外工作,不断优化开采工艺。团队成员、孙占学的学生周义朋教授扎根新疆十五载,把实验室建在戈壁滩,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主持建成我国唯一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地浸采铀工艺系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651925586597758.jpg

孙占学及其团队就金砖国家国际合作项目与印度、俄罗斯同行进行学术研讨(摄影:周仲魁)

从最初的6人,到如今的22人,团队的发展变化历程,诠释了何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李学礼20世纪60年代从苏联留学归国,主动要求分配到江西抚州,在核地学领域白手起家,成为水文地球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和资深专家;85岁的史维浚身体患病仍坚守实验室,指导学生、撰写报告……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团队22人中19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其中不少是师徒。很多人放弃外地优厚的待遇,回到学校。除科研平台的吸引之外,一代代教师对学生的倾囊相授,是重要原因。

孙占学如今虽身为校长,但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不论工作多忙,始终坚守三尺讲台。受其影响,团队中的教授全都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授课,每学年平均课时达250学时,副教授每学年平均课时达340学时;15人先后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孙老师既是我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成长的引路人,他让我懂得最美的青春就是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所需联系起来。”学生丁兰芳说。

团队组建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15人、博士研究生29人;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项目28项,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16项;出版《水文地球化学》《江西相山铀矿地质实习教程》等特色教材8部。

近年来,团队依托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利用三维地质调查技术,新探明铀矿近万吨、钼矿近4万吨、磷矿近800万吨,创造潜在经济价值200多亿元;微生物浸铀技术在江西、新疆、广东等多地应用,实现了低品位铀资源绿色高效开采;研发的“工程地质灾害精细探测技术”助力江西应对特大洪涝灾害,为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